电话:021-69515711
手机:13818065015
传真:021-69515712
-
1049485
-
8459743
-
1993509414
:renrimarket
market@renri.com.cn

-
期刊名称 核化学与放射化学 刊期 季刊 创办日期 1979年 主办单位 中国核学会、核化学与放射化学学会 承办单位 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 主编 王祥云 编辑部主任 卞晓艳 编辑部副主任 孙风春 刊社地址 北京市房山区275信箱65分箱 通信地址 北京市房山区275信箱65分箱 邮政编码 102413 电话 69358025 E-mail HXFS@chinajournal.net.cn 国内统一刊号 11-2045/TL 国际标准刊号 0253-9950
-
又称原子医学。是指放射性同位素、由加速器产生的射线束及放射性同位素产生的核辐射在医学上的应用。在医疗上,放射性同位素及核辐射可以用于诊断、治疗和医学科学研究;在药学上,可以用于药物作用原理的研究、药物活性的测定、药物分析和药物的辐射消毒等方面。 放射性同位素在医疗上的应用 同位素诊断 这种诊断方法一般具有灵敏、简便、安全、无损伤等优点,用途非常广泛,几乎所有组织器官或系统的功能检查,都可应用。最常用的同位素诊断可分为三类。 ① 体外脏器显像。有些试剂会有选择性地聚集到人体的某种组织或器官。以发射γ射线的同位素标记这类试剂,将该试剂给患者口服或注射后,利用γ照相机等探测仪器,就可以从体外显示标记试剂在体内分布的情况,了解组织器官的形态和功能。例如硫化99
-
最近,京城某家环境监测机构在为一位消费者王小姐家检测时发现,她家中放射性高于安全标准近一倍,但墙面、地面等装饰材料的放射性并未超标。后来经过专家仔细地检查和分析后,找到了放射性高的“真凶”———一块做装饰用的羊头骨艺术品。谁也没想到家居饰品也会成为室内环境的隐患。据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工程学会的专家吴慧山研究员介绍,生活中核辐射无处不在,但超过安全界限的辐射剂量就会对人体造成损伤。居室中除了花岗岩等常用的建材产品有可能产生较强的核辐射外,家中摆设的化石、玉石配件、石雕等均可能 产生核辐射,消费者应该引起重视。 “核辐射”无处不在 事实上,人们不必谈核辐射即色变,因为它存在于所有物质中,包括我们喝的水、呼吸的空气,这是亿万年形成的客观事实,也被称为“本底辐射”。我们需要了解生活中哪些
-
卫生部射线防护器材防护质量监测中心 林志凯射线防护器材是为适应电离辐射防护事业的需要而发展起来的。我们知道,1895年11月德国科学家伦琴发现X射线,1896年法国科学家贝克勒尔发现了天然放射性的存在,1898年居里夫妇历经艰辛从沥青中成功分离出天然放射性核素镭和钋,从此人类开创了原子能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时代。一百余年来,电离辐射在医学、工业、农业、科研、军事等领域得到日益广泛的应用,人们从中获得巨大经济利益的同时,越来越充分认识到电离辐射对人体、环境的危害不容忽视。早在19世纪末期,X射线被用于医学实践时,人们就很快发现X射线对人体产生的有害效应极为明显、令人震惊。这些有害效应的最终结果导致皮肤红斑、急性皮炎、灼热疼痛、脱发、恶性肿瘤甚至死亡。为此,许多物理学家开始致力
-
辐射化学是研究电离辐射与物质相互作用时产生的化学效应的化学分支学科。电离辐射包括放射性核素衰变放出的α、β、γ射线,高能带电粒子(电子、质子,氘核等)和短波长的电磁辐射。由于裂变碎片和快中子能引起重要的化学效应,它们也可用作电离辐射源。 电离辐射作用于物质,导致原子或分子的电离和激发,产生的离子和激发分子在化学上是不稳定的,会迅速转变为自由基和中性分子并引起复杂的化学变化。已知的辐射化学变化主要有辐射分解、辐射合成、辐射氧化还原、辐射聚合、辐射交联、辐射接枝、辐射降解以及辐射改性等。 辐射化学的形成和发展,促进了人们对化学基本规律的研究,从而建立了新的快速反应研究方法,使研究深
-
词目:高放废物英文:high level radioactive waste(HLW)释文:全称高水平放射性废物。指放射性核素的含量或浓度高,释热量大,操作和运输过程中需要特殊屏蔽的放射性废物。高放废物主要是乏燃料后处理产生的高放废液及其固化体、准备直接处置(一次通过式)的乏燃料及相应放射性水平的其他废物。国际原子能机构按处置要求的分类标准把释热率大于2千瓦/米3,长寿命核素比活度大于短寿命低中放废物上限值的废物称为高放废物。中国《放射性废物的分类》标准(GB9133-1996)规定:高放液体废物,放射性浓度(A)>4 × 1010贝可/升;高放固体废物,A>4×1011贝可/千克或释热率>2千瓦/米3(5年4×1010贝可/千克,且释热率>2千瓦/米3(T
-
基本情况期刊名称: Plasma Science & Technology 期刊外文名: Plasma Science & Technology 刊 期: 双月 创办日期: 1999年 主管部门: 中国科学院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 中国科学院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 中国力学学会 主 编: 谢纪康;常务副主编: 季幼章 常务副主编: 季幼章 责任编辑: 项磊 编辑部主任: 张 英;责任编辑: 项 磊 编辑部通信地址: 合肥市1126信箱 等离子体科学与技术编辑部收 邮政编码: 230031
-
钴-60(60Co)是金属元素钴的放射性同位素之一,其半衰期为5.27年。它会透过β衰变放出能量高达315 keV的高速电子成为镍-60,同时会放出两束伽马射线,其能量分别为1.17及1.33 MeV。 钴-60具辐射,影响人类脱发,严重损害人血液内之细胞组织,少致白血球减少,引起贫血,白血病(即是血癌),更严重者甚至死亡。 钴60是传说中的末日炸弹的原料,据说能以高压电引爆, 由于容易获得, 因此可以轻易做成百亿吨级的核弹, 并污染物更可把地球上所有的高等生物杀光。亦由于其引爆方式怪异, 飞机无法投掷, 因此只能是报复武器, 本土爆炸即可保证核战敌人同被摧毁, 因此所有反导武器都对之无效。这是冷战从未引发核战的原因之一。但
-
辐射损伤:主要是由于射线将能量传给有机体而引起生物分子损伤。 辐射来源 : (1)天然本底照射:宇宙射线、宇生核素、原生核素 (2)人工辐射:医疗照射、核爆炸、核动力生产 在正常本底地区,天然辐射源对成年人造成的平均年有效剂量为2mSv;全世界由于医疗照射所致的年人均有效剂量约为0.4mSv;核爆炸引起的人均年剂量,1963年最大,相当于天然辐射源所致平均年剂量的7%,1966年则下将为2%左右,目前低于1%;1980年由于核能生产所致的人均当量剂量为天然辐射照射水平的0.005%,按现有的技术水平,核电生产持续到2500年所致的人均当量剂量为天然辐射照射水平的1%。 辐射损伤 分为:
-
台湾中山医院最近发表了关于PET的辐射防护措施指引,颇有参考价值,摘录如下: 医院如拟设置回旋加速器,在辐射防护方面要考虑的包括以下各项: 回旋加速器室之屏蔽——此项可依回旋加速器之最高能量加以计算。如回旋加速器设计有可移动的屏蔽材料,则房间之屏蔽可适度减少。因回旋加速器会同时产生加马与中子辐射,屏蔽材料必须要能阻挡此两种辐射。 辐射管制区划分——回旋加速器室及配制放射性药物之热核室的辐射剂量高,且遭受放射性污染的可能性较大,应划为管制区。至于其它地区则视用途加以适当划分。在进入前述管制区 前,应设有手足侦检器、淋浴设备、自粘性踏脚垫等辐射安全管制设备。同时回旋加速器在运转时室内辐射剂量高,应严格禁
-
第一节辐射损伤的概述辐射损伤是一定量的电离辐射作用于机体后,受照机体所引起的病理反应。急性放射损伤是由于一次或短时间内受大剂量照射所致,主要发生于事故性照射。在慢性小剂量连续照射的情况下,值得重视的是慢性放射损伤,主要由于X线职业人员平日不注意防护,较长时间接受超允许剂量所引起的。电离辐射不仅能引起全身性急慢性放射损伤,而且也能引起局部的皮肤损害。在发现X线后第二年,X线管的制造者格鲁贝的手就发生了特异性皮炎。1899年史蒂文斯首先报道了X线对皮肤的伤害。人类的经验已证明,X线的应用可以给人类带来巨大的利益(如放射诊断、放射治疗等),但是在应用中如果不注
-
1919年英国科学家卢瑟福(E.Rutherford)用天然放射源中能量为几个MeV、速度为2×109厘米/秒的高速α 粒子束(即氦核)作为“炮弹”,轰击厚度仅为0.0004厘米的金属箔的“靶”,实现了人类科学史上第一次人工核反应。利用靶后放置的硫化锌荧光屏测得了粒子散射的分布,发现原子核本身有结构,激发了人们寻求更高能量的粒子来作为“炮弹”的愿望。静电加速器(1928年)、回旋加速器(1929年)、倍压加速器(1932年)等不同设想几乎在同一时期提了出来,并先后建成了一批加速装置。1932年美国科学家柯克罗夫特(J.D.Cockcroft)和爱尔兰科学家沃尔顿(E.T.S.Walton)建造成世界上第一台直流加速器——命名为柯克罗夫特-沃尔顿直流高压加速器,以能量为0.4MeV
FJ2000个人剂量仪
(浏览次数:13624)
关键字:FJ2000 个人射线计量报警仪,个人射线计量报警仪,FJ2000
FJ2000型个人剂量仪是智能型袖珍仪器,它采用功能较强的单片机技术制作而成,主要用来监测X射线和γ射线,直接读出个人剂量和个人剂量率;在测量范围内,可以固定或预置报警阈值,超过阈值或阻塞时发出声光报警,及时提醒工作人员注意安全。仪器主要技术指标符合国家标准和国际标准,是目前国内同类仪器中体积小、功耗低的佩带式袖珍仪,它广泛适用于工业无损探伤、核电站、同位素应用和医院钴治疗等领域
FJ2000个人剂量仪介绍
仪器特点
仪器灵敏度高,对环境本底亦有响应
采用单片机技术,功能多,体积小
功耗低:<2mW
仪器操作简单,使用方便
累积剂量、剂量率切换显示
抗电磁干扰能力强
技术指标
(1)探测器:GM计数管(经补偿)
(2)显示:4位LCD
(3)测量范围(二种功能):
累积剂量当量:Hp(10)0.0μSv - 99.99mSv
剂量当量率:Hp(10)0.1μSv/h - 99.99mSv/h
(4)测量时间:<6.0μSv/h 36s >6μSv/h ≤3.6s
(5)剂量当量率响应:≤±20%(1μSv/h-99.99mSv/h)
(6)能量响应:≤±30% 50KeV-1.3MeV
(7)相对误差:<±20%(137Cs)
(8)报警功能:
剂量率和累积剂量在测量范围内可预置报警阈值。本仪器现设有固定报警阈值。
a、累积剂量:每增加0.1μSv,响一短声,发光一次;≥50μSv,声光报警5s,有"ALARM"显示。
b、剂量率:≥25μSv/h,声光报警约6s,有"ALARM"显示。
c、阻塞报警:当计数管计数阻塞时,连续报警不停,有"ALARM"显示。
d、报警声音强度:在30cm处约80dB。
(9)欠压指示:电池电压<2.7±0.05V,仪器显示电池欠压符号"LOBAT"。
(10)电源功耗:AAA型1.5V碱性电池两节(7号电池)环境本底下,功耗<2mW,连续使用720小时。
(11)温度特性:≤±10% -10℃ -- +50℃
(12)湿度特性:≤±10% 95%RH(+35℃)
(13)外形尺寸:55(宽)×92(长)×18(厚)
(14)重量:<75克(含电池<98克)
产品名称:放射源储存 废物箱
产品描述: 1、内径 300×300×300mm2、商品描述: 铅箱3、铅当量: 5mmPb4、外表材质:不锈钢5、上海仁日
产品名称:REN300 放射性监测仪
产品描述: REN300在线x-γ辐射安全报警仪是一种新型的x-γ辐射连续监测报警装置,它采用特殊设计的前置放大电路,具有灵敏度高、操作方便、自动显示、数据存储和超阈值报警等特点,能实时给出xγ辐射剂量率。考虑到现场操作、应急快速响应的需要,主机安装在辐射现场,实现实时监测与就地报警,通过RS48
产品名称:REN600A 表面污染测量仪
产品描述: REN600A型α、β、γ射线表面污染检测仪即可检测α、β、γ射线,也能检测到X射线,它采用高速嵌入式微处器作为数据处理单元,点阵式大屏幕LCD液晶显示,读数清晰、操作方便,具有400条超大容量数据存储。仪器采用进口的大面积MICA盖革探测器,具有较高探测效率,可进行α、β辐射表面污染检测和X、γ辐
产品名称:REN500H 防护级x、γ辐射仪
产品描述: REN500H辐射防护用X、γ辐射剂量当量(率)仪是监测各种高剂量放射性工作场所的辐射剂量率专用仪器。仪器满足《环境地表γ辐射剂量率测定规范》中高剂量部分的要求。该仪器除能测高能γ射线外,还能对低能X射线进行准确的测量,具有良好的能量响应特性。此外通过配套的RenRiRate辐射剂量管理软件可将存储
产品名称:REN-SN 半导体超高量程射线探头
产品描述: REN系列智能化辐射探头均可和REN300、REN300A、REN300B系列主机配套使用,也可以单独配套RenRiArea辐射区域监测软件使用。且具有RS485/RS232的通讯能力。所有探头均可单独外接报警灯,在超阈值的情况下就地给出声光报警。 1、测量射线类型:X、γ射线2、探测器:半导体探
产品描述: REN系列智能化辐射探头均可和REN300、REN300A、REN300B系列主机配套使用,也可以单独配套RenRiArea辐射区域监测软件使用。且具有RS485/RS232的通讯能力。所有探头均可单独外接报警灯,在超阈值的情况下就地给出声光报警。 1、测量射线类型:X、γ射线2、探测器:2个GM